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8年第12期文章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与损伤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开颅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与脑组织受伤部位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7例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共71例,将其分为原发性术中脑膨出(Ⅰ型)和继发性术中脑膨出(Ⅱ型).分析各型临床特点,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根据伤后6个月GOS预后评分判断病人预后.结果237例中,71例额部损伤病人发生Ⅱ型脑膨出1例,166例侧方损伤病人(额颞顶部损伤)发生......

    作者:刘海兵;王守森;洪景芳;陈伟强;魏梁锋;高进喜 刊期: 2018- 12

  • 颅后窝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颅后窝肿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术后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9例行开颅手术的颅后窝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颅内感染28例,未感染141例.纳入可能造成颅内感染的13项相关因素,并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者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颅内感染28例(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留置脑室引流管、术后脑脊液漏、术中消毒液冲洗是颅后窝肿瘤术......

    作者:龙飞;秦坤明;廖声潮;唐纯海;吴京展;莫凯;邝泓;刘涛 刊期: 2018- 12

  • TNF-α在偏头痛大鼠模型三叉神经节内的表达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TG)致偏头痛大鼠模型三叉神经节(TG)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偏头痛模型组,每组8只.偏头痛模型组大鼠予颈背部皮下注射NTG,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予注射0.9%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各组大鼠疼痛行为学并进行评分比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TG内TNF-α表达情况.结果偏头痛模型组大鼠......

    作者:李琴瑶;邓兵梅;康健捷;项薇;杨红军 刊期: 2018- 12

  • 颅内动脉瘤测量参数与智能测量的研究进展

    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后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评估至关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动脉瘤形态学参数评估.既往报道提出与动脉瘤破裂风险相关的形态学参数有动脉瘤长径(D)、动脉瘤纵横比(AR)、动脉瘤尺寸比(SR)、动脉瘤长宽比(D/W)及动脉瘤入射角度(IA)等.动脉瘤形态学参数的现阶段测量金标准是3D-DSA重建后人工测量,但由于优视图选取等导致测量结果存在局限.自动化智能测量用分离......

    作者:耿介文;李传捷;马永杰;任健 刊期: 2018- 12

  • 骨化型脊膜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脊膜瘤是常见的原发性椎管内良性肿瘤,约占椎管内肿瘤的25%.骨化型脊膜瘤(OSM)是分化型脊膜瘤的罕见亚型.OSM的特点是在肿瘤内部存在可变数目、由间质分化的骨针状体.一般病例依据临床表现、MRI表现可初步诊断,根据病理可确诊.OSM由于其独特的分化形式,使邻近蛛网膜发生骨化,导致此天然屏障消失,增加手术切除难度.本文主要通过对OSM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治提供帮助.......

    作者:周华康;曹悦;金凯;卞冰阳 刊期: 2018- 12

  • 颅中后窝巨大面神经鞘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颅内面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颅中后窝巨大面神经鞘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结果全切除肿瘤,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经鉴别后诊断为面神经鞘瘤,术后右侧面神经功能H-BⅥ级.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颅内面神经鞘瘤较罕见,确诊多需手术和病理证实,术前面瘫程度≥H-BⅢ级的病人,应尽快手术切除肿瘤.......

    作者:缪逸涛;陈庚;赵刚;洪新雨 刊期: 201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