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第11期文章
  • 垂体脓肿经蝶窦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垂体脓肿经蝶窦手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蝶窦手术治疗后3例复发垂体脓肿的临床资料.复发病人具有以下特点:①中年女性.②有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史.③临床表现为明显的性腺、肾上腺和甲状腺功能低下,ACTH<10pg/ml,24h尿游离皮质醇<0.2μg,PRL<20ng/ml,MRI示明确的垂体柄受压;提示垂体脓肿广泛累及腺垂体,皮质醇功能低下.④蝶窦气化不好,鞍底骨质较厚.结果复发垂......

    作者:李桂林;王任直;魏俊吉;窦万臣;栗世芳;马文斌;杨义;李永宁 刊期: 2006- 11

  • 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附24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对24例(26处)经药物治疗无效的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病人采用经股动脉支架血管内成形术治疗.术前DSA示动脉直径狭窄率为60%~90%,平均(80.8±9.7)%.结果本组支架置放成功率96.2%.PTAS术后即刻复查DSA,示22处(88.0%)动脉狭窄的内腔直径扩大至正常的90%以上,3处(12.0%)超过......

    作者:李生;李宝民;王君;曹向宇 刊期: 2006- 11

  • 痉挛性斜颈的EMG分型、分级及手术设计

    目的利用EMG探索痉挛性斜颈(ST)痉挛肌的分布规律,提高各型手术的设计能力和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如下研究确定痉挛肌的分布及其主次地位:①确认靶肌和电极入路;②痉挛肌和拮抗肌EMG分级;③STEMG分型;④痉挛肌在各型ST的出现率及其主、次地位.根据临床与EMG结果制定手术策略.结果以上述EMG检查方法为依据,对121例ST设计手术,结果优良率为86.4%.结论改进的EMG检查是对ST病人行周围去神......

    作者:陈信康;林少华 刊期: 2006- 11

  • 成人型肌张力障碍的手术治疗(附16例分析)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成人型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6例成人型肌张力障碍病人按受累部位分成3组:A组:书写痉挛,12例;B组:节段性肌张力障碍,3例,A、B组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手术治疗;C组:痉挛性斜颈,1例,采用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并根据颈部痉挛肌群肌电活动强度,进行脑深部电刺激参数的调整.随访1年,观察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A组均治愈;B组平均改善率59.7%......

    作者:张宇清;李勇杰;李建宇;朱宏伟;马凯 刊期: 2006- 11

  • 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后再出血分析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85例破裂动脉瘤病人,随访时间2~72个月,平均28.1个月.通过书信、电话以及门诊的方式进行随访,内容以询问病人症状、体征为主,重点在于动脉瘤栓塞后是否再出血.结果4例病人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再出血率为l.4%.其中不全栓塞3例,大动脉瘤2例.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应用弹簧圈栓塞后再出血发生率大大降低;再出血主要发生于不全栓......

    作者:赵振伟;邓剑平;高国栋 刊期: 2006- 11

  • 直接皮质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在累及运动区胶质瘤切除术中运动通路保护研究

    目的在累及运动区的胶质瘤切除术中,利用直接皮质刺激产生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去判断运动传导通路纤维的数量和功能,并分析其变化和术后病人四肢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2例累及运动区的胶质瘤病人,术中利用微弱电流直接刺激运动区皮质并记录产生的运动诱发电位,比较肿瘤切除前、中、后MEP的变化,分析肿瘤切除后MEP下降程度和术后3个月四肢运动功能的关系.结果切瘤后MEP较切瘤前波幅下降50%以上26例,其......

    作者:刘文;乔慧;刘淑玲;张懋植;王新生;胡文瀚 刊期: 2006- 11

  • 慢性癫(癎)鼠海马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及与宿主整合的研究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移植到慢性海人酸癫(癎)鼠海马CA3区后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及与宿主细胞的整合情况.方法将增强型绿色荧光(EGFP)标记的原代培养NSC移植到慢性癫(癎)鼠的海马CA3区.分别在移植后第2、4、8、12周4个时间点取脑冷冻切片,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和迁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细胞的分化和整合情况.结果NSC在移植后2周未见迁移;移植后4周,可见移植......

    作者:车彦军;林志国;沈红;刘利;杨富明;马晓燕;刘玉芳 刊期: 2006- 11

  • 吗啡成瘾大鼠脑内核团毁损后的行为学研究及形态学变化

    目的研究脑内核团毁损对吗啡成瘾大鼠戒断症状及行为学方面的影响,以及毁损前后的脑形态学变化.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吗啡成瘾组、伏核毁损组、海马毁损组及伏核、海马假毁损组,通过旷场实验和隔离残杀实验观察大鼠目的性探究行为和攻击行为的变化,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内伏核、海马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成瘾组和毁损组在自然戒断症状、旷场实验、隔离残杀实验方面经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王林;傅先明;钱若兵;牛朝诗;汪业汉;李光武 刊期: 2006- 11

  •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诱导建立难治性癫(癎)动物模型

    目的探索性应用苯妥英钠(PHT)、苯巴比妥钠(PB)诱导建立难治性癫(癎)动物模型,并研究其多药耐药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5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给予亚抽搐剂量戊四氮腹腔注射,其中45只大鼠确定点燃,将其随机分为给药组35只和未给药组10只.给药组应用较大剂量PHT、PB腹腔注射,其间注射小剂量戊四氮,根据Racine行为分级以及脑电图改变,从中筛选出耐PHT和PB的难治性癫(癎......

    作者:赵哲峰;蒋传路;李永利;康军;王晓峰;杨东波;张俊和 刊期: 2006- 11

  • 肌张力障碍的外科治疗

    肌张力障碍是指因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肢体扭曲、重复不自主运动或姿势异常综合征,在严重病例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或导致残疾.肌张力障碍属于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患病率估计为39/10万.药物治疗往往收效不大,肉毒素注射治疗仅限于改善局部症状.外科治疗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手术方式包括外周神经手术、巴氯芬泵植入、立体定向毁损手术以及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等,其中脑深部电刺激手术由于其可逆行和可调节性,正在成为当......

    作者:张宇清;李勇杰 刊期: 200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