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
面神经根解剖变异与原发性面肌痉挛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面神经根解剖变异与原发性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6年6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的787例面肌痉挛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0.6%)术中探查时发现面神经根存在解剖变异,面神经根出脑干区距离听神经根进脑干区均大于10mm.均成功行MVD治疗,其中2例采用责任动脉悬吊法.结果5例病人术后面肌痉挛均立即消失.分别随访2、7、14、50、63个月,均......
作者:张黎;于炎冰;徐晓利;刘江;马延山 刊期: 2006- 12
-
圆锥水平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
目的探讨在脊髓圆锥水平施行L2~S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posteriorrhizotomy,SPR)治疗痉挛型脑瘫(cerebralpalsy,CP)的临床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5年12月,我们在圆锥水平施行SPR治疗63例痉挛型CP.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按照Ashworth痉挛评分法对下肢肌肉不同肌群的痉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下肢痉挛状态均明显缓解,术后2周、3......
作者:胡永生;李勇杰;马凯;庄平 刊期: 2006- 12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的术中电生理监测
目的探讨术中肌电图及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指导意义.方法利用脑电双频(BIS)指数监测麻醉深度,对27例痉挛性脑瘫行SPR术.术中将L2~S2各后根均匀分为3~5个神经束后行电刺激,对下肢多组肌肉及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进行肌电图监测,切断扩散范围异常的神经束,保留出现明显括约肌收缩的神经束.结果BIS指数在60~80时,电刺激强度适宜,反应适中,生命体征平稳.而BIS指......
作者:马凯;李勇杰;庄平;胡永生 刊期: 2006- 12
-
非痉挛型脑瘫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非痉挛型脑瘫的疗效.方法将16例非痉挛型脑瘫病人分成三组:A组为肌张力障碍型,11例;B组为肌张力障碍合并震颤型,3例;C组为共济失调合并震颤型,2例.采用通用DT评分量表(GPS)评估病肢功能.分别采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评估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肌张力障碍改善率为0~58.3%,平均17.1%;B组肌张力障碍改善率......
作者:张宇清;李勇杰;胡永生;张国君;庄平 刊期: 2006- 12
-
混合性脑瘫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加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混合性脑瘫的手术疗效.方法对6例混合性脑瘫病人行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内侧部(Gpi,3例)或丘脑底核(STN,3例)毁损,加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L2~S15例,C5~C81例),手术同期进行2例,间隔约2周后分期进行4例.随访24个月,观察手术肢体痉挛、肌张力障碍及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6例病人Ashworth痉挛评分及Fahn肌张力障碍评分降......
作者:张晓华;李勇杰;胡永生;张宇清;马凯 刊期: 2006- 12
-
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上肢痉挛状态(附17例报告)
目的探讨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治疗脑瘫性上肢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脑瘫性上肢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选择性颈段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平均随访38.7个月.结果94.1%的病人术后即刻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88.2%;术后6周内运动功能改善率为52.9%,随访期间为76.5%;生活质量提高率在随访期间为82.4%.术后发生上肢感觉障碍20侧(58.8%),肌力下降13......
作者:于炎冰;张黎;徐晓利;刘江;马延山 刊期: 2006- 12
-
颅咽管瘤钙化与CD44V6的关系
目的分析颅咽管瘤组织中CD44V6的表达与颅咽管瘤钙化的关系.方法收集2004年5月~2006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颅咽管瘤标本54例.根据术中所见及影像学表现确定肿瘤钙化程度,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分析肿瘤组织类型,免疫组化法检测CD44V6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钙化程度与CD44V6表达强度的关系.结果成釉细胞型颅咽管瘤41例,鳞状细胞型颅咽管瘤13例.经Mann-WhitneyU......
作者:漆松涛;黄广龙;李佳;方陆雄;刘保国 刊期: 2006- 12
-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生长和泌乳素合成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
目的探讨白黎芦醇(RE)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PRL)合成分泌的影响,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s)的关系.方法RE作用于GH3细胞,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ERs的表达情况,分别用ELISA法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培养基内和细胞内PRL水平,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同时观察了雌二醇(E2)和特异性雌激素受体激动剂对RE的拮抗作用.结果RE改变ERs表达水平,减少PRL合......
作者:胡志强;王超;初明;程玉;杨孔宾;李守巍;胡恩喜 刊期: 2006- 12
-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超细纤维PLA药物缓释体作用于脑胶质瘤的体外研究
目的比较可生物降解药物缓释体与单纯抗瘤药物体外抗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方法通过MTT法筛选药物敏感浓度后,应用化学电纺锤工艺将聚乳酸(PLA)与卡氮芥、阿霉素、紫杉醇制成缓释体,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其缓释率,筛选缓释效果好的缓释体.体外利用L929细胞在空载体浸出液培养后测定吸光度值(OD值),计算相对增殖率(RGR),按六级评分标准评价空载体毒性,0~1级无毒性;利用C6胶质瘤细胞在药物缓释体中......
作者:索新;刘伟;郭永川;杨国康;崔朋;李庆伟;李荣刚;景遐斌 刊期: 2006- 12
-
国人岩骨段颈动脉解剖学特点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目的评估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岩骨段颈内动脉解剖特点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例无颅底相关疾病病人的增强CT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影像工作站,在Amira软件的虚拟环境下,分析岩骨段颈内动脉与邻近的骨及血管解剖标志的构筑特点.结果岩骨段颈内动脉起始于颈动脉孔颅外端,先上行为垂直部,然后转向前内构成膝部,自膝部直行至颈动脉管内口为水平部,远端折向前上接续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组合多种三维可视化模......
作者:刘策;余新光;周定标;孟祥辉;乔广宇 刊期: 2006- 12
动态资讯
- 1 小剂量伽玛刀照射对致癎大鼠脑神经元nNOS表达的影响
- 2 脑干胶质瘤磁共振波谱分析
- 3 骨髓基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前后BMP4基因差异表达的初步研究
- 4 简易无创头皮投影立体定位圈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附60例分析)
- 5 脑膜瘤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附317例分析)
- 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附923例报告)
- 7 经眶颧-海绵窦入路夹闭基底动脉瘤的应用解剖研究
- 8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颅颈交界区畸形的内固定治疗
- 9 经单鼻孔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
- 10
- 11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 12 非外伤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断与治疗
- 13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附32例报告)
- 14 面部移位入路手术切除自鼻咽向上侵及颅底的肿瘤
- 15 幼儿外伤性脑梗死并发癫(癎)(附11例分析)
- 16 神经外科术中脑保护技术浅谈-手术操作与脑保护(一)
- 17 循环肿瘤标志物在脑胶质瘤的研究进展
- 18 颅鼻沟通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手术
- 19 双氢青蒿素对人胶质瘤U8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20 10例海绵窦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