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
偶极子定位法在癫癎外科中对癎灶定位的价值
目的探讨偶极子定位法(DLM)在癫癎外科中对致癎灶定位的价值.方法对25例癫癎病人进行DLM和CT、MRI检查,全部病人行外科手术及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描记.结果DLM检查与ECoG结果高度一致,但与CT、MRI检查结果不完全相符.结论DLM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性致癎灶定位方法,有助于寻找致癎灶,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喻廉;傅先明;钱若兵;殷晓梅;李光群 刊期: 2003- 06
-
视神经鞘脑膜瘤(附5例报道)
目的探讨显做神经外科技术在治疗视神经鞘脑膜瘤中的作用.方法5例视神经鞘脑膜瘤均采用显微外科切除,1例采用额颢入路,2例为改良翼点入路,2例经眶额-翼点入路.术中力求解剖保留视神经.对比手术前后视力改变,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肿瘤全切3例,视神经解剖保留4例.术后视力情况:1例较术前进步,1例无变化,3例完全失明.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多可以解剖保留视神经,但很少能保留视力.......
作者:胡国汉;卢亦成;丁学华;张光霁;朱诚 刊期: 2003- 06
-
鞍旁及鞍上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附1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124例鞍旁及鞍上脑膜瘤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肿瘤主体所在部位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采用显微操作切除肿瘤.适当病例术前进行栓塞,残余肿瘤采取γ-刀治疗.结果肿瘤位于鞍旁86例,鞍上38例.全切71例,大部切除30例,部分切除23例.术前栓塞13例,术后γ-刀治疗32例.术后95例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视力改善,死亡8例.随访3个月~14年,22例复发.结论根据肿瘤大小与......
作者:黄勤;朱蔚林;杨宏;曾白云;陆永建;方泽鲁;柳浩然;王伟金 刊期: 2003- 06
-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分类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的分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22例桥小脑角脑膜瘤,并对其分类.结果肿瘤全切除16例(72.7%),无手术死亡.随访发现2例死亡,2例复发.根据肿瘤与内听道的解剖位置关系分为后外侧(59%)和前内侧(41%).术前面神经功能和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前内侧组(33%,100%)高于后外侧组(8%,54%),而后外侧以小脑症状为主.术后前内侧组易发生面神经和听力损害.结论......
作者:卞留贯;沈建康;孙青芳;赵卫国;林东;周红语;罗其中 刊期: 2003- 06
-
岩斜脑膜瘤的伽玛刀治疗
目的评估伽玛刀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方法1995~2000年,我们对66例岩斜区脑膜瘤病人进行了伽玛刀治疗,肿瘤体积0.32~29.4cm3,平均(5.87±5.10)cm3.周边剂量为7~14.4Gy,平均(12.4±1.6)Gy;中心剂量16~65Gy,平均(27.9±5.9)Gv.结果60例随访25~94个月,平均(57.8±22.3)个月:肿瘤体积缩小23例(38.3%),不变35例(5......
作者:罗斌;刘阿力;王忠诚;王美华;孙时斌;刘鹏 刊期: 2003- 06
-
颅中窝血管瘤型脑膜瘤(附17例报告)
目的探讨颅中窝血管瘤型脑膜瘤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对17例颅中窝血管瘤型脑膜瘤病人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行放射治疗.结果SimpsonⅡ级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电凝皱缩1例.随访6个月~15年,2例复发.结论术前脑血管造影是必要的;颞下经颧弓入路视野开阔,便于处理肿瘤基底和增生骨质;术后放射治疗可能减少复发.......
作者:宋涛;贺红卫;朱树干;刘仍立;朱礼峰 刊期: 2003- 06
-
幕上下联合经部分迷路-岩尖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
目的研究幕上下联合经部分迷路-岩尖入路(PLPATT)的操作方法、暴露范围及相关解剖结构,并与迷路后经岩骨入路(RLPA)相比较.方法在3×40倍手术显微镜下,按照RLPA和PLPATT两种方法逐层详细解剖16例32侧尸头标本,测量乙状窦前、颞叶下方的暴露范围以及斜坡陷凹的暴露角度.结果采用PLPATT能够充分暴露岩斜区,且明显增加了术野水平方向暴露的范围:右侧(10.7±1.8)mm,左侧(11......
作者:张岩松;邵君飞;常义;惠国桢;刘宏毅 刊期: 2003- 06
-
水通道蛋白1基因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明确水通道蛋白1(AQP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与脑组织水肿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取胶质瘤组织21例和正常脑组织7例,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AQP1mRNA在脑组织的表达及分布.结果AQP1阳性反应呈棕黄色,主要存在于细胞浆.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于变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脑组织中几乎未见阳性表达,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
作者:索新;郭永川;郭宏川 刊期: 2003- 06
-
深部电刺激脑内靶点在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脑深部电刺激(DBS)治疗帕金森病常用靶点的临床应用,目前常用靶点包括丘脑腹中间核(Vim),苍白球内侧(GPi)和丘脑底核(STN),根据病人症状可选择不同靶点.VimDBS对单纯震颤的帕金森病有显著疗效,GPiDBS和STNDBS适用于既有震颤和僵硬的帕金森病病人,又适用于运动迟缓和异动症病人,术后可逐渐减少服用多巴胺的剂量.目前认为STNDBS缓解震颤和僵硬疗效要优于GPi和VimD......
作者:曹依群;周晓平 刊期: 2003- 06
-
术中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发现运动诱发电位(MEP)以来,其作为一种无创性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已广泛应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术中监护上.MEP可通过经颅电刺激及经颅磁刺激获得,术中MEP的成功应用有助于保护脑功能区病人的肢体功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对术中MEP的历史、分类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主要技术指标、MEP的主要波形及其影响因素、报警标准及禁忌证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天栋;白红民;王伟民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附204例分析)
- 2 对《颅咽管瘤术后应用甘露醇对水电解质紊乱的影响》一文的审稿意见
- 3 小儿重型颅脑外伤并天幕裂孔疝的临床救治
- 4 额颞顶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的处理
- 5 同期脑室-腹腔分流腹腔镜下置管并胆囊摘除术1例
- 6 猪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模型
- 7 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研究进展
- 8 第十二届国际Leksell伽玛刀年会综述
- 9 功能性磁共振导航结合皮质电极描记切除功能区及其附近的癫癎灶
- 10 钢筋致颅脑穿通伤1例
- 11 神经内镜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研究
- 12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治疗现状及预后分析
- 13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14 脑室旁血肿的排空治疗
- 15 内镜经鼻前颅底肿瘤的外科治疗
- 16 脑胶质瘤组织培养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 17 微创锥颅手术治疗32例高血压性重症脑干出血
- 18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2例
- 19 毗邻中央沟脑肿瘤对体感诱发磁场的影响
- 2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