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
左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的机制.方法报告1例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男性病人,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病例与相应脑神经根部动脉性压迫和蛛网膜增厚、黏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显微血管减压术及神经根选择性切断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病人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均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同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及原发性高血压病......
作者:李放;于炎冰;徐晓利;许骏;刘江;张黎 刊期: 2007- 09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附82例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责任血管、手术疗效、并发症以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的82例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行MRI检查排除继发性病因.术中确认责任血管,以Teflon棉分隔.结果本组术中均能见到血管压迫面神经出脑干处(REZ),均为动脉血管压迫,其中小脑前下动脉43例(52.4%),小脑后下动脉25例(30.5%),椎动脉6例(7.3%),多支血管复合型压......
作者:张凯;葛明;孟凡刚;张英;张建国 刊期: 2007- 09
-
青少年时期发病的特发性面肌痉挛(附16例分析)
目的探讨青少年时期发病的特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特点、病因及显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7年7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221例面肌痉挛病例,其中16例(1.3%;男4例,女12例)发病年龄≤18岁.结果16例中发现面神经出脑干区有典型责任动脉压迫14例,岩骨骨嵴压迫1例,无血管压迫但蛛网膜增厚1例.术后即刻治愈率75.0%(12例),有效率100%.平均随访22.9个月,延......
作者:张黎;刘向东;于炎冰;徐晓利;许骏;李放;刘江 刊期: 2007- 09
-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静脉压迫的处理(附29例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对静脉压迫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2006年3月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422例面肌痉挛病例,29例(6.9%)术中探查发现面、听神经出(进)脑干区有静脉通过,其中8例(1.9%)确认为责任动脉压迫之外并存静脉压迫.责任静脉处理方法:电凝后切断7例,将静脉充分游离后以Teflon棉垫开1例.另外21例(5.0%)由于静脉不是责任血管,未予处理.结......
作者:于炎冰;张黎;徐晓利;许骏;李放;刘江 刊期: 2007- 09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附204例分析)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特发性面肌痉挛(HFS)的疗效及不同血管压迫类型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204例HFS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行MRI或CT检查以排除桥角区占位性病变.根据术中所见确定责任血管并减压,比较不同责任血管压迫的疗效.结果平均随访1.5年.手术总有效率92.6%(189例),复发率4.9%(10例).主要并发症包括听力下降及消失30例,面瘫18例,伤口延迟愈......
作者:李岩峰;马逸;李付勇;黄海韬;王斌;邹建军 刊期: 2007- 09
-
继发性面肌痉挛(附5例分析)
目的探讨继发性面肌痉挛的病因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7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的977例面肌痉挛病例中的5例(0.5%)继发性者.其中3例为桥小脑角胆脂瘤,术中除将肿瘤切除减压外,还行显微血管减压术;1例为听神经瘤,行肿瘤切除;另外1例双侧面肌痉挛病人为右上矢状窦旁前中1/3交界处脑膜瘤,行常规开颅肿瘤切除.结果5例病人术后面肌痉挛均消失,分别随访1、15、37、40、79个月......
作者:王忠海;于炎冰;徐晓利;许骏;李放;刘江;张黎 刊期: 2007- 09
-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P27表达与垂体腺瘤PCNA的关系
目的探讨P27、P16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侵袭性垂体腺瘤和37例非侵袭性腺瘤的P16、P27和PCNA蛋白表达水平,分析P16、P27与PCNA蛋白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垂体侵袭腺瘤P16、P27蛋白表达较非侵袭组显著性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与非复发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27蛋白表达在非复发组减低,差异有......
作者:张连群;郭常利 刊期: 2007- 09
-
虚拟现实技术在枢椎椎弓根螺钉精确植入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索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的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方法.方法选取8具成人颅-颈椎标本,采用改良四柱式定位框架固定于枕颈,使颅-颈-肩形成统一刚体,保持空间位置恒定,CT薄层扫描获取枢椎三维定位信息,采用Aero-Tech立体定向手术规划系统三维建模,设计安全、可视化、个体化的虚拟置钉路径,反复虚拟演示验证钉道安全后,导向弓把持下置入导向钢针,复查CT评价置钉的准确性.结果16个枢椎椎弓根置钉过程中,......
作者:王亚明;田增民;杨军;尹丰;郑奎宏;王洪伟;卢旺盛 刊期: 2007- 09
-
脑胶质瘤中BAI1基因转录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BAI1mRNA表达水平与不同级别胶质瘤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分级为WHOⅡ、Ⅲ、Ⅳ级脑胶质瘤标本依次为12例、12例、14例,正常脑组织标本6例;提取总RNA,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BAI1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结果BAI1mRNA在所有正常脑组织和26例(68.4%)胶质瘤中表达.正常脑组织的BAI1基因转录表达水平高于胶质瘤组,P<0.05;各级胶质瘤间BAI1基因转录表达水平差异......
作者:陈善文;肖新如;王硕 刊期: 2007- 09
-
双靶点单通道穿刺角度深度计算法的修正与应用初探
目的修正并重新验证双靶点单通道穿刺角度深度计算法.方法将拖板侧倾角称为β角,将穿刺路径在冠状面上的投影与Z轴的夹角称为γ角(即划线法确定的拖板侧倾角).修正拖板侧倾角计算公式:β=Tan-1[(x1-x2)/√(y1-y2)2+(z1-z2)2].γ=Tan-1[(x1-x2)/(z1-z2)].在ASA602S型立体定向仪的直角坐标系中设定5个靶点,分别经位于顶端3个定角靶点(T1)向足端的2个......
作者:刘凤强 刊期: 2007- 09
动态资讯
- 1 微孔导管浣洗术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应用
- 2 透明膈囊肿的外科治疗
- 3 脑动静脉畸形术后癫(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脊液引流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关系
- 5 左侧丘脑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1例
- 6 直接搭桥与间接搭桥手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疗效及并发症的Meta分析
- 7 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 8 颅后窝骨瓣成形术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 9 透明膈囊肿的微侵袭治疗
- 10 鞍区非垂体瘤病变的临床研究
- 11 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
- 12 颅内脑膜瘤的分级与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
- 13 大鼠硬脑膜动静脉瘘模型的建立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 14 未来医学应向何处去
- 15 伽玛刀治疗泪腺上皮性肿瘤的长期疗效观察
- 16 荧屏监视下经鼻蝶窦穿刺治疗鞍内囊性肿瘤
- 17 血管内栓塞与开颅夹闭治疗破裂后交通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 18 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
- 19 经眉切口眶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
- 20 儿童弥漫性脑桥胶质瘤的自然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