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6年第1期文章
  • 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分析听神经瘤术中影响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判断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61例听神经瘤手术病例,依据术中电生理监测结果与术后面神经恢复是否一致分为一致组(n=101)和不一致组(n=60),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对术中行电生理监测判断面神经保留情况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术中血压、是否有其他慢性病史、术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肿瘤切除情况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Logistic......

    作者:张旸;徐海涛;许媛;陆小明;刘宁;鲁艾林 刊期: 2016- 01

  • Framelink手术规划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在DBS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结合微电极电生理监测技术在帕金森病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接受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治疗的帕金森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Framelink手术计划系统行STN靶点定位,术中采用Lead-Point微电极记录细胞外放电进行STN验证和电刺激,观察病人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影像解剖STN与功能STN核团长......

    作者:刘阳;孙涛;王兆阔;王晓东;刘诤;陈鹏飞;赵超;王峰 刊期: 2016- 01

  • 补丁法修补硬膜预防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补丁法修补硬膜在预防脑脊液漏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补丁法修补硬膜的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与同期31例普通常规方法修补硬膜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补丁法修补的42例中有1例出现脑脊液漏;同期31例中有5例出现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两组术后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68例,时间6~42个月,无脑脊液漏.失访5例.结论补丁法修补硬膜在预防术后脑脊液漏方面有明显......

    作者:王和功;杨慧东;郑华煜;王志强;秦智勇;楼林;汪永新 刊期: 2016- 01

  • 内镜血肿清除及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比较内镜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31例行内镜血肿清除术,47例行钻孔引流术,均使用神经导航定位,比较其疗效.结果小血肿病人中,术后7d、3个月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血肿病人中,内镜手术疗效优于钻孔引流(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清除血肿,针对较大血肿,内镜手术效果更好.......

    作者:罗明;段发亮;吴京雷;闵强;陈晓斌;黄乔春;韦军武;杨国平 刊期: 2016- 01

  • 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术后迟发性面瘫(delayedfacialpalsy,DFP)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VD治疗562例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与DFP发生相关的因素、术前病程及恢复程度.结果术后出现DFP34例,未发生DFP528例.术前病程及面神经是否有压痕与DFP的发生率显著相关(P<0.05),......

    作者:赵华;王旭辉;朱晋;唐寅达;应婷婷;袁艳;李世亭 刊期: 2016- 01

  • 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1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20),传统亚低温组(n=20)和血管内降温组(n=11).两个治疗组31病人均于伤后20h内使直肠温度降至33~34℃,治疗持续4~7d,当颅内压降至正常后24h,停止亚低温治疗.同时床旁监测生命体征、颅内压等.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结果三组病人的年龄及GCS评分等临床特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

    作者:王玉波;李贞伟;王红光;马琳;韩煜;于明圣;黄楹 刊期: 2016- 01

  • 基于IDH1/2和p53突变的初诊恶性脑胶质瘤预后分型

    目的基于分子病理标志物IDH1/2和p53突变状态对初诊恶性脑胶质瘤(WHOⅡ~Ⅳ级)进行分型.方法选择541例初诊胶质瘤样本,通过焦磷酸测序检测IDH1/2突变状态,免疫组化检测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水平来获得p53突变状态,进一步联合分析IDH1/2突变和p53突变在初诊脑胶质瘤分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联合IDH1/2和p53突变状态可以将脑胶质瘤分成4种分子亚型.其中IDH1/2突变型/p53野......

    作者:崔晓敏;林宁;刘彦伟;李瑞;尤永平;颜伟 刊期: 2016- 01

  • 基底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血管内治疗的基底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单纯弹簧圈栓塞8例,单纯支架治疗3例夹层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9例.结果20例均成功栓塞,其中完全栓塞12例,部分栓塞3例;瘤颈残余5例.20例出院时KPS评分:恢复良好(>70分)16例,较差(≤70分)4例,其中17例DSA随访3~24个月,均无复发;其余3例电话或门诊随访3个月,均无再......

    作者:阿西木江·阿西尔;卡合尔曼·卡德尔;买买提力·艾沙;成晓江;李维民 刊期: 2016- 01

  • 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适应证探讨

    目的探讨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颅底沟通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上颌骨翻转入路切除的47例颅底沟通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以翼突根部矢状面为界,将颅底分为外侧区和中线区,并结合肿瘤性质、特征对上颌骨翻转入路的适应证进行探讨.结果肿瘤位于外侧区25例,中线区12例,跨区生长10例.全切除42例,次全切除5例.其中恶性肿瘤33例,良性病变14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并发症共27例.随访44例,时间......

    作者:钱海鹏;万经海;李学记;徐震纲;吴跃煌;刘绍严;李正江 刊期: 2016- 01

  • 轻型颅脑损伤静息态脑网络变化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轻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并采用低频振幅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观察其脑网络异常激活区域.方法收集16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作为轻型颅脑损伤组,同时将23例正常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低频振幅分析方法对两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型颅脑损伤组脑网络出现6个异常激活脑区,主要分布于胼胝体前部、右侧额叶的前部及后部皮质、右侧顶枕联合皮质、左侧小脑半球底部......

    作者:刘帅;王伟民 刊期: 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