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第11期文章
  • 脑动静脉畸形术后癫(癎)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术后癫(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脑动静脉畸形病例138例,以性别、年龄、主要症状、阳性体征、术前癫(癎)史、病变部位、畸形团大小、引流静脉、手术入路、术后水肿、病灶残留、手术次数、癫(癎)灶切除等13项可能的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设定术后发生癫(癎)为因变量,使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癫(癎)史、病变部......

    作者:公方和;王玉宝;李建亭;王伟民 刊期: 2009- 11

  • 脑穿通畸形相关性癫(癎)的手术治疗(附12例分析)

    目的评价外科切除致(癎)皮质治疗脑穿通畸形相关性顽固性癫(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穿通畸形病人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数据、术中所见及致(癎)皮质切除后的癫(癎)发作情况.本组均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显示:发作间期VEEG异常与囊肿位置吻合7例,分布弥散5例;发作期VEEG异常6例,其中5例与囊肿位置吻合.对术前VEEG和术中皮质脑电图......

    作者:赵冬冬;何永生;胥勋成;张冠妮;冯海龙;黄光富 刊期: 2009- 11

  • 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的诊治(附13例分析)

    目的探讨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该病多见于中年人,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MRI显示:T2WI多呈高信号,T1WI上多表现为低、等信号,增强扫描大多无明显强化.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死于并发症1例.对12例随访0.5~11年,均未见复发.结论侧脑室内室管膜下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作者:侯宗刚;林松;延鹏翔;王忠诚;刘佰运 刊期: 2009- 11

  • 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附19例分析)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颅内电极埋植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定位癫(癎)起源灶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9例顽固性癫(癎)病人采用机器人辅助无框架定位进行颅内深部电极埋植.其中15例术前无法定位致(癎)灶者均明确癫(癎)起源灶所在脑叶,4例术前检查提示为单侧颞叶(癎)性放电者证实为颢叶起源灶.根据监测结果,采用开颅手术3例,立体定向脑内致(癎)灶毁损术10例,伽玛刀治疗6例.结果术后疗效......

    作者:赵全军;田增民;吴朝辉;尹丰;林鸿;王红;王福莉;孙艳杰;于雪 刊期: 2009- 11

  • 语言功能区定位与近语言功能区癫(癎)灶切除(附11例分析)

    目的探讨以皮质电刺激为基础的语言功能区皮质的定位方法.方法总结11例癫(癎)灶邻近语言区病人的治疗经验.将格栅状皮质电极覆盖于脑皮质表面,其中Broca区6例,Wernicke区5例;应用皮质电刺激定位出语言功能区8例,阴性3例;功能磁共振显示语言功能区移位2例.在癫(癎)灶切除过程中,采用局麻2例,术中拔除喉罩2例,常规气管插管全麻7例;术中注意保留具有语言功能的皮质.结果术后出现-过性语言不流......

    作者:遇涛;张国君;于爱红;乔梁;孙伟;倪端宇;蔡立新;李勇杰 刊期: 2009- 11

  •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附237例分析)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使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颈动脉阻断后脑灌注状态的经验,探讨术中转流指征.方法对237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人行术中SEP监测,采用胫后神经刺激,记录双侧皮质SEP.将P40波幅下降50%作为脑缺血的预警信号,潜伏期延长3ms作为参考.结果P40分为Ⅰ型(波形无变化)142例,Ⅱ型(波形变化但逐渐恢复)81例,Ⅲ型(波形变化且无恢复)11例,Ⅳ型(波形扁平且无恢复)3例......

    作者:姜燕;卜博 刊期: 2009- 11

  • 颅内动脉瘤COL3A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检测与分析颅内动脉瘤中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3A1)基因启动子区rs2138533、rs11887092、rs1040186位点的多态性.方法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法,比较298例颅内动脉瘤与488例对照病人之间COL3A1基因启动子区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构成.结果颅内动脉瘤组与对照组中rs2138533位点TC+CC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χ2=11.45,P=0.001),C等......

    作者:朱玉方;庞琦;路明;王秀华;赵玉娥;徐军;陶荣杰 刊期: 2009- 11

  • 蝶骨嵴锁孔入路的颅外解剖研究

    目的研究经蝶骨嵴锁孔入路的颅外解剖特点,探讨该入路的可行性及安全的切口长度.方法对14例(28侧)经10%甲醛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模拟蝶骨嵴锁孔入路,分别观察长度为4cm、5cm切口对颞浅动脉、面神经的损伤情况.结果切口为4cm时,颞浅动脉额支及面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2.1%(9侧)及7.1%(2侧);切口为5cm时,损伤发生率则分别提高到82.1%(23侧)及42.9%(12侧).所定翼点为一......

    作者:张晖;胡国汉;廖建春;卢亦成 刊期: 2009- 11

  • 胶原弹簧圈栓塞兔颅内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胶原弹簧圈及铂金弹簧圈对兔动脉瘤模型的栓塞效果及组织反应.方法建立20只新西兰大白兔弹性蛋白酶诱导动脉瘤模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胶原弹簧圈(胶原组,n=10)、铂金弹簧圈(铂金组,n=10)进行栓塞.栓塞后2周、10周进行DSA随访,并分别处死5只动物,行组织学分析.结果铂金组模型均为致密栓塞,随访10周仅1例出现血栓形成,且发生动脉瘤复发1例.胶原组均未获致密栓塞,但栓塞2周后,动物均......

    作者:金点石;高宝山;邓东风;常庆勇;黄坤;曲凯;张继志 刊期: 2009- 11

  • 颞叶内侧癫(癎)海马CA1区CytC、caspase-9、caspase-3蛋白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caspase-9、caspase-3在颞叶内侧癫(癎)(MTLE)病人致(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典型MTLE病人为实验组,6例颢叶深部血管畸形病人为对照组.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在光镜下观察MTLE病人致(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MTLE海马CA1区与对......

    作者:卢峰;杨朋范;丁鑫;王如密 刊期: 200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