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
高分级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高分级颅内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动脉瘤35个)Hunt-HessⅣ~Ⅴ级病例临床资料,全部早期(≤72h)行扩大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本组33例病人共成功夹闭35个动脉瘤,其中2例多发动脉瘤均一期夹闭。按GO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预后良好(5~4分)18例(54.5%),预后不良(3~2分)11例(33.4%),死亡(1分)4例(12.......
作者:张文波;赖湘;叶敏;黄进兴;刘晓平;陈纪欢 刊期: 2015- 06
-
简易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总结一次性简易立体定向系统微创钻孔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均应用一次性简易立定向系统,结合软通道技术,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术后再出血1例。无颅内感染和死亡病例。随访3~6个月,采用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Ⅰ级3例、Ⅱ级9例、Ⅲ级12例、Ⅳ级2例。结论应用一次性简易立体定向系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
作者:陈状;戴学军;公方和;温锦崇;王伟民 刊期: 2015- 06
-
经蝶入路治疗鼻窦炎合并鞍区占位性病变
目的:探讨鼻窦炎合并鞍区肿瘤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鼻窦炎合并鞍区占位病变的病例资料,分析术前鼻窦CT,均有鼻窦内浑浊,并进行Lund-Mackay评分。结果51例病人均成功施行经蝶入路鞍区占位病变切除术,术后均使用抗生素2周,术后随访10个月,均未发生颅内感染并发症,复查鞍区占位未见复发。结论经蝶鞍区占位切除术术前严密评估及管理鼻窦炎症非常重要。......
作者:邓燕;周平;王辉;胡钧涛;崔雨;胡胜利;刘开军;李安荣 刊期: 2015- 06
-
蝶骨嵴内侧脑膜瘤围手术期的处理要点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围手术期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病例资料,均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经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45例,经额底入路1例。结果根据脑膜瘤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4例,Ⅱ级16例,Ⅲ级17例,Ⅳ级9例。术后出现意识改变、肢体轻瘫4例,神经精神症状3例,瘤腔渗血1例。愈后良好24例,一般18例,差3例,死亡1例。结论显微外科切除是蝶骨嵴脑膜瘤治疗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仲森;傅先明;费小瑞;钱若兵;何金超;贾力;牛朝诗 刊期: 2015- 06
-
腰大池置管外引流在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应用腰大池置管引流脑脊液对预防小脑挫裂伤及出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9例行MVD治疗的病例资料。术中应用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者(实验组)120例,术中未用腰大池置管外引流者(对照组)129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小脑挫裂伤及岩静脉属支及远隔部位出血发生率。结果术中发生小脑挫裂伤对照组10例(7.75%),实验组1例(0.83%);术后复查头颅CT示小脑挫裂伤对照组4例......
作者:王景;王学廉;高国栋 刊期: 2015- 06
-
双侧额叶脑挫裂伤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的诊断、手术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行手术治疗的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例资料。18例行双侧冠状切口开颅,5例行单侧冠状切口开颅,3例行一侧大骨瓣开颅,一侧冠状切口开颅。结果术后死亡1例。25例生存病人术后6个月预后按GOS分级:2分2例,3分3例,4分10例,5分10例。结论双侧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危重,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助于改善病人预后。......
作者:陈麒声;甄云;胡少杰 刊期: 2015- 06
-
镜下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镜下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天幕切开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资料,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镜下天幕切开、术中脑疝复位技术治疗,与20例(常规手术组)常规标准大骨瓣开颅、单纯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的病例进行术后CT、意识改善、瞳孔恢复、继发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比较。结果天幕切开组病例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明显优于常规标准大骨瓣开颅、单纯血肿清除组。结论重型颅脑......
作者:刘一平;陈先海;张涛;单光明;王俊敏;张鹏 刊期: 2015- 06
-
SMC评分系统在面肌痉挛病人术前评估的价值
目的:探讨SMC(SamsungMedicalCenter)评分系统在面肌痉挛(HFS)病人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的4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SMC量表进行评分,术中记录神经压痕和责任血管分布情况。结果术前SMC评分与术中神经压痕呈正相关(r=0.53,P<0.01)。且随着SMC评分级别......
作者:陈龙;郭辉;曹守明;马仁政;林贵军 刊期: 2015- 06
-
小骨窗微侵袭手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
目的:探讨小骨窗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幕上自发性脑出血(sICH)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46例sICH病例资料,出血量30~60ml;丘脑出血3例,皮质下出血9例,基底核区出血34例。经CT扫描定位后行直切口、小骨窗开颅,清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术后根据血肿清除程度,确定是否给予尿激酶冲洗和引流时间。结果术后12h内复查头颅CT示血肿清除>80%33例,>60%~80%9例,50%~60%4例。平......
作者:马继强;曹俊;梁玉敏;丁圣豪;包映晖;高国一;潘耀华;江基尧 刊期: 2015- 06
-
多发部位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多发部位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多发部位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例资料。根据CT扫描结果,对损伤进行分型:1型32例,2型13例,3型27例,4型24例,5型16例,6型16例。结果根据GOS判断预后:良好46例(35.9%),中残39例(30.5%),重残18例(14.0%),植物生存8例(6.3%),死亡17例(13.3%)。不同CT损伤分型的病例,预后存在差......
作者:梁鄂;刘信平;叶益军;赖荣福;王守森;魏梁锋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内侧颞叶癫癎病人脑组织GABRG2基因变异研究
- 2 半椎板入路切除椎管内肿瘤
- 3 CTA、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对比研究(附11例分析)
- 4 雄激素受体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5 顽固性颞叶癫(癎)海马超微结构的体视学分析
- 6 中药川芎嗪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 7 神经导航在幕上肿瘤锁孔手术的应用(附35例报告)
- 8 神经纤维瘤病1型合并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例
- 9 吗啡成瘾大鼠脑内核团毁损后的行为学研究及形态学变化
- 10 开创我国癫(癎)外科治疗的新局面
- 11 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外科疗效分析
- 12 经未显影的岩下窦途径栓塞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 13 简易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治疗自发性基底核区脑出血
- 14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 15 脊髓脊膜膨出及脑膜脑膨出合并脑积水的外科治疗
- 16 转铁蛋白介导的单克隆抗体治疗胶质瘤动物模型
- 17 潮汕人群自发性深部脑出血与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18 Onyx胶栓塞小瘘口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2例
- 19 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0例
- 20 F90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