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病因和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自发性寰枢椎脱位常合并多种骨关节畸形及其他病变.在其发病因素中,国人常见的是寰枕融合和(或)C2.3融合.发生寰枢椎脱位的机制为寰枢关节活动的代偿性增加.而国外文献报道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炎症造成的齿状突周围骨、韧带结构的破坏在寰枢脱位的发生中起很大作用.本文对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的病因和发生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段光明;周定标 刊期: 2007- 06

  • IGFBP-2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是一强力的促细胞分裂素,其作用决定于IGF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是与IGF高亲和力结合的蛋白,不仅具有运载蛋白的功能,而且能通过IGF依赖性或非依赖性机制抑制或促进IGF的作用.研究表明:IGFBP-2在高级别脑胶质瘤中表达增加,通过IGF依赖性及IGF非依赖性作用机制,与肿瘤的预后、侵袭性、转移密切相关.本文就,IGFBP-2的分子生......

    作者:周开甲;李守巍;江涛 刊期: 2007- 06

  • 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采用显微手术治疗13例脑干血管母细胞瘤,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6~52岁,平均34.5岁.病程14d~33个月.平均12.7个月.临床表现:①颅高压10例;②病灶出血急性起病3例;③神经功能损害:肢体肌力下降、感觉减退7例,吞咽困难5例,共济失调4例,眼震3例,复视2例,面瘫2例,面部麻木、听力减退1例.......

    作者:李浩;惠旭辉;游潮;陈兢;蔡博文;用良学 刊期: 2007- 06

  • 松果体区非肿瘤性囊肿性病变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松果体区非肿瘤性囊肿性病变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有症状的松果体区非肿瘤性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和预后.采用显微手术切除4例,神经内镜囊肿部分切除1例,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2例.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均改善或消失,术后随访6个月~3年.随访期间影像学复查松果体区囊肿性病变消失或显著缩小.结论松果体区非肿瘤性囊肿性病变的外科治疗,应根据囊肿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本病术后预后好......

    作者:张喜安;漆松涛;彭玉平;张嘉林;方陆雄 刊期: 2007- 06

  • 简易无创头皮投影立体定位圈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附60例分析)

    我院自2003年6月~2006年12月,应用自行设计的简易无创头皮投影立体定位圈[1]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头皮穿刺点定位,采用钻孔穿刺血肿抽吸置管引流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吉书;王浦强;刘国远;毕博学 刊期: 2007- 06

  • 大型听神经瘤术后视力变化探讨

    听神经瘤不涉及视路,但肿瘤巨大时,仍可引起视力变化.1998年1月~2006年8月,我科手术治疗86例大型听神经瘤,总结其术后视力变化,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41例,女45例;年龄21~69岁.均行CT及MRI扫描并经术后病理确诊.巨大型肿瘤(直径4.5cm)68例(79.1%),均合并脑积水.视乳头水肿62例,视乳头萎缩6例,视力下降53例,双目失明3例.......

    作者:杨瑞金;何春明;蒋秋华 刊期: 2007- 06

  •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国外对未破裂动脉瘤的关注较早,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但直到ISUIA(InternationalStudyof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sInvestigators)1998年Ⅰ期及2003年Ⅱ期研究结果的公布,给神经外科界带来不小的震动.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史及治疗方案的确定至今仍存在争论.......

    作者:许百男;王芙昱 刊期: 2007- 06

  • DSA下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

    我院2006年5月~2006年12月,应用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例,护理体会如下.1对象与方法男12例,女8例;年龄24~65岁.椎间盘膨出8例,突出10例,脱出2例.材料:GELCV-PLUS血管造影机,医用纯氧,医用臭氧发生器.后外侧人路采用22G酒精针,小关节内侧人路采用24G9cm穿刺针.......

    作者:曾艳;易敏;赵玮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