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杂志介绍国内最新神经外科进展和一般情况。可在邮局订阅,也可邮寄汇款至本编辑部。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出版部门: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9-122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4-1459/R

邮发代号: 46-21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6

出版地区 广东

出版地区 广东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广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国际刊号:1009-122X
  • 国内刊号:44-145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第10期文章
  • 胶质瘤放射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放射免疫治疗应用于胶质瘤的辅助治疗,常用的单抗有:①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抗(mAb425);②抗腱蛋白单抗81C6mAb;③81C6抗体的F(ab')2片段、Fab片段;④多肽分子.常用的同位素有131I、90Y、211At等.早期通过静脉注射给药,随后经鞘内注射,但因其副作用较大,现主要采用局部用药途径.本文就此类药物在国外进入Ⅰ~Ⅱ期临床实验中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

    作者:查(韦华)光;李安民;傅相平 刊期: 2006- 10

  •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治疗大脑半球运动区病灶

    1对象与方法我科于2003年5月~2005年12月,对20例大脑半球运动区病灶应用立体定向脑沟入路开颅病灶切除术,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15~69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为癫(癎)大发作8例,部分性发作12例.病灶直径10~20mm4例,21~30mm13例,>30mm3例.病灶均位于皮质下,硬膜切开后肉眼均不能识别.......

    作者:刘桂彪;陈家康;郑捷敏;黄河清;文超勇;陆建吾;李学东 刊期: 2006- 10

  • 血管内栓塞联合显微手术治疗脑干腹外侧复发血管母细胞瘤1例

    1病历摘要男,46岁,25年前在外院行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术后恢复良好.5个月前病人自觉左侧手指有麻木感,并逐渐出现左侧半身麻木.1个月前病人出现走路不稳,右手活动欠灵活,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半个月前自觉睡眠时呼吸困难.体格检查:意识清,言语笨拙,构音困难,双眼球运动自如,可见水平和垂直眼震,视力、视野正常.......

    作者:初明;蔺友志;李国忠;陈会荣;钟震宇;赵世光 刊期: 2006- 10

  •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附32例分析)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病人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进行垂体腺瘤切除术,其中微腺瘤2例,大腺瘤22例,巨大腺瘤8例;伴垂体卒中3例.结果20例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临床症状术后均有改善.术后出现短期尿崩18例,脑脊液鼻漏1例,垂体功能低下2例;经治疗后均缓解.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术中准确、......

    作者:张智洲;林瑞生;李榕;李士其;王镛斐 刊期: 2006- 10

  • 伴脑疝的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对比分析(附89例分析)

    目的比较小骨窗血肿显微清除术和血肿穿刺术对伴脑疝形成的高血压性基底核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小骨窗显微手术清除脑内血肿48例,CT定位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治疗41例;两组术前性别、年龄、GCS评分、发病时间、血肿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小骨窗显微手术组和血肿穿刺组在存活率(83.3%,58.5%)、病死率(16.7%,41.5%)、再出血率(2.1%,17.1%)、良好率(50.0%,2......

    作者:李忠民;耿风阳;郭传军;朱建新;王运华 刊期: 2006- 10

  • 颅咽管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1997年8月~2003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颅咽管瘤26例,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5~48岁,成人表现为内分泌症状,视觉障碍和颅高压症状;儿童表现为身材矮小或体格发育不良.其中尿崩症4例,视觉障碍11例,视野缺损6例,同象偏盲2例,头痛6例.X-线平片示14例蝶鞍扩大,鞍背骨质吸收,鞍底破坏,后床突脱钙或消失.CT或MRI示8例鞍内有团块或斑片状钙化;囊性肿块19......

    作者:何春明;杨瑞金;刘祥璐 刊期: 2006- 10

  • 内镜经鼻颅底外科理念的建立

    1内镜经鼻颅底外科理念众所周知,在我国显微神经外科理念的建立大概经历了20年.同样,人们对内镜经鼻颅底外科的认识也需要时间.对内镜经鼻颅底外科技术大多数外科医生联想到的是其微创的特点和有限的适应证,如垂体腺瘤切除、视神经减压及脑脊液鼻漏修补等.尽管国内外众多文献屡屡列举内镜颅底外科与显微外科比较的优点有:①微侵袭;②视觉效果好;③方法简便;④可迅速到达手术区域;⑤手术时间短;⑥减少脑组织牵拉;⑦副......

    作者:张秋航 刊期: 2006- 10

  • 血肿腔注药技术的改进

    钻孔引流术是治疗脑出血、亚急性硬膜外血肿的常用方法,术后血肿腔注药是彻底清除血肿的重要措施.我们使用三通阀做连接物,使注药、闭管、引流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作者:黎铁伟;王迅 刊期: 2006- 10